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返回书页 我的书架

56書屋 ->历史·军事 ->北宋:我是金夏辽宋帝王终结者简介
听书 - 北宋:我是金夏辽宋帝王终结者
00:00 / 00:00

+

-

语速: 慢速 默认 快速
- 9 +
自动播放×

成熟大叔

温柔淑女

甜美少女

清亮青叔

呆萌萝莉

靓丽御姐
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全书进度
(共章)

第158章 买了俺家煤,碳炉就白给

(快捷键:←)上一章      章节列表      下一章(快捷键:→)

分享到:
关闭

“汴都数百万家,尽仰石炭,无一家燃薪者”。【必去阁 www.bequge.live】

这句话有些夸张,城外小门小户柴草还是烧的,城内大户人家取暖用烟气更小的木炭火,并不稀奇。

汴梁城(开封)地处大平原,三千多年建城史,远古的夏朝,战国时期的魏国,五代时期的后梁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,如今的大宋朝,都在此定都。

开门七件事第一个就是“柴”,离了火,后面几个都无从谈起。

汴梁周边成规模的树木早就被伐尽,百万人不能茹毛饮血,煤炭就是唯一的选择。

历代王朝末期,汴梁只要一被围城,普通百姓最头疼的就是断了燃料,家具啥的都劈了当柴火也撑不了多少日子。

虽然现在大宋“丰亨豫大”烈火烹油一样的“盛世”场面,但是李诚从进城那一刻起,就在筹备“汴梁反击战”。

想想真如笑话一样,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,面对金兵束手无策?

这不是蠢是什么?

不算那些废物般的“禁军”,三户一丁也能组织六七万的青壮,以汴梁城在这个时空堪称雄伟的城墙,十几万金兵(大半是降卒)想破城而入,做梦一般。

即使不惜伤亡攻进城内,打巷战也能让其鲜血流光!

仗义每多屠狗辈,

负心多是读书人。

任何时候不要轻视,底层百姓为了家园和妻儿老小安全,在绝境时所能爆发出的能量。

每次读到靖康之耻时,李诚、汪朋都是扼腕叹息、栏杆拍烂。

这个时空,穿越二人组来了,就绝不允许悲剧重演,不论是外敌还是内患,统统去死!

这座城,

李诚守定了!

耶稣都别想夺走!

我说的!

……

京都汴梁设有两个石炭场:“司农寺”炭场,负责宫廷、官府用煤;“大府寺”炭场,负责民间用煤。【必去阁 www.bequge.live】

汴梁并不产煤,作为城内的主要燃料都是从外地运来。

“石炭自本朝河北(指黄河北边的豫北)、山东、陕西方出,遂及京师。”

“其石炭自于怀州(今沁阳)九鼎渡、武德县(今武陟县大城村)收市,及勾当东窑务孙石将石炭出货……

宜作康民所请,其出卖的石炭,每秤定价六十文,诏除武德县收市不行外,余并从之”。

大宋一秤十五斤,普通百姓大多都是买上一秤,省着点够家里烧个五六天。

如果是稍微宽裕点的家庭,加上冬夜取暖,用煤量还要翻倍。

这一块的生意规模极大,能插手其中的官商,日进斗金不是虚言。

表面上看,李诚这边搞得煤场,只是在人家手里捡点残渣剩汤,毫不起眼。

一开始刘伯文也明确反对搞这行,都是明摆的账,一斤挣个几文钱,都不如打通关节把连岛私盐拖来卖了。

现在他绝口不提,当时脸红脖子粗跟东家争论过的这一茬,内心独白:东家太厉害了!

“泥再抹的匀一点!”

文哥儿在温暖的“车间”亲自检查制炉工的操作,很是严肃的指正错漏之处。

这是自家窑厂烧制的陶炉,和管状炉芯,运到工坊安装,在预留的孔洞穿上短铁棍托住煤球,炉芯和炉体外壳之间用湿黄泥填充。

烘干后就是一个现代人(八零后之前)一眼就认出的家用煤炉。

铁皮就别想了,整个炉子就炉底的三根铁条,和提炉的手把是铁的,粗陶又不值钱,更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艺,管用就行。

制作陶炉外壳时,模具上特意做了阴刻的三个大字,成品外壳上就是凸起的“大明火”。

老铁没毛病!

文哥儿从制炉车间出来,外面的寒风夹杂着鹅毛般的雪花,落在脖颈冰的他一哆嗦,赶紧快步走进隔壁的打煤“车间”。

这边没有地龙,只在门口不远点了两个自家产的煤炉取暖,上面陶锅内烧着热水,供力工们饮用。

六十多个轮班的青壮,举着铁制压煤器,往地上拌好的一滩湿煤泥里一砸,用力挤紧,在举到一旁一推,一块小圆柱型内有孔洞,如藕节般的蜂窝煤就成型了。

同班一组的人,就将压好的煤球搬走,贴着墙边小心的码放整齐。

没人偷懒,所有人都一样,多劳多得,肯卖力气一天能挣两百文,耐力差的一天挣个百文也不成问题。

关键是东家仁义,干活有热水喝,中午晚上还供饭吃,这寒冬腊月的找份工不易,遇到这样的东家更不易,所以大伙儿都很感激。

偷懒耍滑的不用文哥儿皱眉,下面的工人们也不饶他。

文哥儿检查了一下成品煤球的质量,又去看看负责投料和煤泥的现场,确认比例合格,这才松了口气。

他对着认真干活的工人们大声吆喝一嗓子。

“大家伙辛苦,中午白菜烧油渣,管饱!”

“谢谢东家!”

车间内欢呼四起,好吧!这年头谁都缺油水,熬油后的油渣子,又香又好吃,关键还是免费的。

……

汴梁人习惯烧的是加工过的煤饼或块煤,尤其是酒楼饭铺内的大灶,用原煤烧起来火力旺。

但是对普通人家来说,原煤不耐烧,好不容易生着火就得赶紧用。

李诚指导制作的蜂窝煤,煤土比例是四比一,虽然比不上原煤火力猛,但是燃烧时间更长,火力也足够家庭做饭烧水的温度。

而且这么一来,凭空多了两成的利润。(土不要钱但要工钱)

拍拍手上的煤粉,文哥儿脸上带着笑,安步当车的去了煤场靠路边的铺面。

还没正式开业,门板上着没打开,大堂里百十个少年正在培训中。

掀开后门棉帘,悄悄进屋的文哥儿没吱声,注目观察这些认真练习的小子们。

“……姐姐您听俺给你吹,这煤怎么这么黑,它气死猛张飞……”

“……哥哥唉!买了俺家煤,碳炉就白给,一块是一斤啊,直接送到家勒……”

“……咦~这位妈妈你别推,俺算细账你听真,一斤行价二十文,三块摞起烧一天哎……”

“不错不错!”

文哥儿看着小伙子们声情并茂的“模拟推销”很是满意,也难怪他们这么卖力,卖出一块蜂窝煤,给一文钱的提成。

成功推销一家,按照大多数汴梁人的习惯买一秤十五斤,当场就能挣个十五文。

只要勤快点,一天跑个几十家,能成功一半也有一两百文,而且后面的追订都是稳定的收益。

少年人力气小,干重活抵不上家里父兄,吃得还多,要是凭自己本事能挣到比父兄更多的钱,家庭地位立马不同。

李诚写的“鸡血口号”,少年们奉若圭臬!

“销售致胜,业绩为王!”

“今天对俺爱理不理,

明天俺让你高攀不起”

“自古英雄出少年,

俺不挣钱谁挣钱!”

……
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在排行榜中找更多同类型的小说返回首页
next
play
next
close
X
Top
关闭
手机客户端
APP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