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返回书页 我的书架

56書屋 ->历史·军事 ->大明千户所简介
听书 - 大明千户所
00:00 / 00:00

+

-

语速: 慢速 默认 快速
- 9 +
自动播放×

成熟大叔

温柔淑女

甜美少女

清亮青叔

呆萌萝莉

靓丽御姐
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全书进度
(共章)

二十二章红薯玉米马铃薯与汤若望

(快捷键:←)上一章      章节列表      下一章(快捷键:→)

分享到:
关闭

杨员外走后两天,就把杨文音送到马头,同时来的还有二百多个工匠。【53言情 www.53yq.com】从此马头就多了个好奇宝宝,钟君义的跟屁虫。可钟君义忙的脚不沾地,哪有时间搭理她,不过好在是不是的问东问西,没有胡搅蛮缠。

几天后,便宜老爹终于平安归来,钟君义总算松了口气。

晚上,钟甘两家共进晚餐时,钟君义说:“伯父,眼看就要入冬了,君义先前忘了告诉您,这水泥怕冻,现在你要是把水泥运到山西,恐怕误了时辰。”钟君义于是拿出一个玻璃杯说:“所以,君义打算拿一些琉璃杯来抵这些粮食,伯父以为如何。”

甘老爷子看向玻璃杯,非常惊奇,接过来说:“这琉璃杯如此晶莹剔透,贤侄,这从何而来,你有多少?”

甘老爷子爱不释手的一边把玩,一边说:“就是样式不太新奇。这要是再好好加工打磨一番,价值千金。”

钟君义不解,问:“甘伯父,这琉璃没有色彩,也能卖这么贵?”

甘老爷子说:“贤侄错了,最好的琉璃都是单色的,晶莹剔透就更难得。”

钟君义说:“伯父,要是这样的琉璃君义给你一万个,你认为多少钱一个合适?”

甘老爷子大惊:“贤侄,你真有这么多个。”

“只多不少。”

甘老爷子说:“物以稀为贵,贤侄,这么多的话,价格怕是要低百倍不止。”

“伯父,君义不是商户,不便经商,既然物以稀为贵,那就不要一下拿出这么多,要想卖个大价钱,最好自然是去江南,这样吧,君义先给伯父一千套,一套一对。【53言情 www.53yq.com】先去南京,在南京最多卖十套。其它大城最多卖五套。剩下的运往福建泉州。伯父,这样应该能卖的起价钱吧。”

甘老爷子大喜:“贤侄,你还真是个商业奇才。做军户太可惜了,不过,你要老夫出海,可就为难老夫了。”

钟君义说:“伯父,君义不是要您出海。而是到了泉州后,找到郑芝龙,用剩下的琉璃,换一些红薯回来。”

“红薯,那是何物?”

红薯,本在万历年间就由福建人陈振龙从菲律宾(大明时期叫吕宋),历经千辛万苦引进而来,按说这种有这种造就让满清吹嘘的康乾盛世的农作物,不应该出现如此大的饥荒才对,可历史却发生了,很多人不理解。

红薯之所以躺在福建的犄角旮旯几十年得不到推广,原因只有一个,不利于土地兼并。

随着张居正实施的一条鞭发的实施,大明的土地兼并日趋严重,这是为何?

因为在没有一条鞭法之前,农民交税只要交粮食,虽说要接受小吏淋尖踢斗的盘剥,但总的来说,这种盘剥农民还有点活路。

但有了一条鞭法之后,农民交税需要交银子,这就等于农民要多经过粮商的盘剥。在双重盘剥下,清丈田亩还给农民的土地,很快又回到了地主们的手中,越来越多的农民破产,成为地主们的佃户家奴。

这时候要是有人说要推广红薯,说红薯亩产数千斤,比种其他的农作物高产很多,估计说的有多快,死的也就有多快。

至于玉米,传人华夏那就更早,在嘉靖年间就已经传入,但为何也没有在大明王朝后期推广,理由那就更奇葩了。

玉米传入华夏后,被当做祥瑞献给朝廷,嘉靖帝认为祥瑞带玉,只配皇家所有,平民种植属于违法。虽说嘉靖帝死后,玉米没有列为皇家禁物,但也仅此而已。至于为何没有推广,参考红薯。

至于马铃薯,传入华夏差不多也是这个时期。命运可想而知。

如果说满清有什么让人称道的地方,推广这三大农作物当居首位,收复新疆只能排第二。

钟君义对甘老爷子说:“红薯是一种农作物,可以用来当粮食吃。伯父,用琉璃换红薯,怕是有很多人不乐意。所以,这次去福建要见机行事。”

甘老爷子不由问:“他们为何不乐意?”

钟君义叹了口气说:“为了土地兼并,为了让农民活不下去。”

甘老爷子猛然醒悟:“这帮饕餮也太可恶了。”

钟君义说:“伯父,就算你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们的恶,最后都有可能颠覆你的世界观。所以,这次去福建。需要仔细筹划,不能有半点差池。我让二叔跟你去,路上好保护你。”

却不想第二天,兵部行文就发到了马头,便宜老爹升任守备,二叔成了马头千户所的千户。需要马上到京城换取官凭文牒。和兵部传令一起来的还有洪百户,洪百户到马头来借兵,去查抄潞王长史府。

洪百户现在荣升锦衣卫同知,要查抄一个长史,完全可以不用向便宜老爹借兵,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刚刚上位,自己的威信不足;二是还便宜老爹一个人情。

既然便宜老爹和二叔要求京城,当然不能让他们仅仅只是换取官凭文牒,虽说东明士绅送了一匹工匠过来,但要发展,光靠这些人还远远不够,而京城工匠众多,而且都生活困难,如果不出意外,三年后发生在京城的大瘟疫,会死掉一大片的人,大部分都是生活困难人群。这些人在大明王朝下,死了多可惜。不如先想办法让他们到东明来。

可怎么样让他们过来呢?要说如今大明最着名的工匠,自然非汤若望莫属。是的,就是这么魔幻,大明最着名的工匠不是大明人,而是一个西方传教士。

非要汤若望来东明的理由一是如今马头的这些工匠,要他们打造一些简单的器械没有问题,但要是铸炮,技术怕是不够。二是钟君义怀疑这些传教士,来大明的目的不单纯,极有可能是冲着大明的丝绸、陶瓷、制茶等工艺而来。

都说带英帝国的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,钟君义认为,带英帝国的工业革命其实是掌握了华夏的陶瓷和制茶工艺就开始了。

起初欧洲人连一个盘子都不会造,后来带英会造了,给带英带来大量财富,懂得了制茶工艺,于是在印度斯里兰卡等殖民地大量种植,又收割一波欧洲财富,这才有了工业革命的基础。

至于为何没有掌握丝绸工艺,可能是没有找到适合养蚕的殖民地,又或者是丝绸工艺太难了,要让那些粗手笨脚的欧洲妇女做如此精细活,不是一般的为难。

从这一点来看,目前这些传教士的目的并没有达成,不然不可能在大明还卑躬屈漆,要是让他们掌握了这些工艺,怕是很快就会变成另外一幅嘴脸,参考后来的带英就明白了。

可要怎么才能把汤若望给框过来呢?对了《十二平均律》。

传教士在满清,不只偷走了两个让华夏傲然于世界之巅传统工艺,还偷走了《十二平均律》。
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在排行榜中找更多同类型的小说返回首页
next
play
next
close
X
Top
关闭
手机客户端
APP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