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返回书页 我的书架

56書屋 ->历史·军事 ->明末之白衣天子简介
听书 - 明末之白衣天子
00:00 / 00:00

+

-

语速: 慢速 默认 快速
- 9 +
自动播放×

成熟大叔

温柔淑女

甜美少女

清亮青叔

呆萌萝莉

靓丽御姐
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全书进度
(共章)

第572章 战叶克书初见效果

(快捷键:←)上一章      章节列表      下一章(快捷键:→)

分享到:
关闭

第572章 战叶克书初见效果

自从何洛会在栖霞逼迫于七投降清军后,之前频繁骚扰清军散兵的山匪都消失了,可见于七的影响之大。【53言情 www.53yq.com】

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何洛会的精心谋划。

叶臣对于何洛会的策略非常认可,便以何洛会率本部驻扎栖霞,他自己率领剩下的人马,于二月十一日从栖霞赶到福山城下。

叶臣亲自观察了福山一圈后,才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,那就是他以现在的条件,压根就无法切断福山的退路,因为福山的东面有奇山所和芝罘岛可以与之成为掎角之势,福山东面和东北面的水路通道不容易被切断。

原来骠骑大将军、掌印都指挥使兼文登营副将董国柱,自打接到许由通过李士标传递的关于清军的情报后,第一时间以奇山所千总高有才,率兵确保宁海州和福山之间的陆路交通,并且跟登州府的曾化龙进行交涉,将原本驻扎水营的王来承所部给调拨到福山城,并在清军到来之前,到达了福山城,从而加强福山城的防守力量。

董国柱这一做法,正好使王来承、高有才与驻扎在芝罘岛的令狐云湘三部形成掎角之势,清军进攻任何三地中的任何一方,都会受到另外两方的袭扰。

当然这有个前提,那就是三部明军都是非常给力,这种情况才会发生。【必去阁 www.bequge.live】

不管明军的打算如何,清军的实力算起来完全是碾压式的,双方的人员差距实在太大,清军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上述情况发生。

清军东路军统帅叶臣,当即对所部人马进行划分,以满洲正红旗固山额真叶克书统帅本部,加上蒙古正黄旗、蒙古镶黄旗、蒙古正白旗三部以及汉军正黄旗和镶黄旗两部,带兵横插进福山与芝罘岛之间,并随后对芝罘岛发生猛攻;

与此同时,以满洲镶白旗固山额真英俄尔岱统帅本部,并加上蒙古镶红旗、正蓝旗和镶蓝旗三旗,以及汉军正白旗、镶白旗和正红旗三旗,对福山城与宁海州之间的奇山所发动了猛攻;

叶臣本人则是率领剩余各旗,再加上蒙古仆从军,开始尝试对福山发动攻击。

只是福山城守将王来承对于福山城本来就很熟悉,加上福山城墙坚固,屡次击溃叶臣组织起来的数十次进攻。叶臣是善于打硬仗的,因此派人把福山城三面包围起来,只留下北方一面让明军逃走,从三面再次发生强攻。

王来承压根就没有上当,带领福山军民进行了坚决的抵抗,激战一日,清军始终捞不到便宜。

与谨慎的叶臣遇到的顽抗类似,以凶猛着称的女真辉和部叶克书,则是遇到了更多的阻碍。

叶克书到达芝罘岛后,立刻命令祖泽润和刘之源兵分两路,从海岸线东西两边发动进攻;让蒙古正黄旗固山额真阿岱组织力量从正面,对明军的芝罘岛阵地进行攻击。

明军方面负责守卫第一道壕沟的是仇有光,将所部骁骑部的战马给放在后方,所有的将士全部充当步兵,据守在第一线,所部三个司的人马分三路抵挡清军的进攻,尽管明军每路防守的人马不多,但是当清军将士发动冲锋时候,明军阵地会有第二线的炮兵会给予火力支持,导致清军损失惨重。

叶克书调来红衣大炮,但是红衣大炮对于明军阵地产生的打击效果微乎其微,反而算是给明军支援了很多铅弹。

激战一日,清军没有丝毫进展,反而损失了一个牛录章京、三个骁骑校和七个领催,傍晚时分,叶臣命令叶克书停止进攻。

张鹿安特别关心的芝罘岛防线,如今算是初见成效,完美的堵住了清军的进攻。

与老将叶臣本人和叶克书的进展不顺相比,反观英俄尔岱所部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巨大战功.

英俄尔岱是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,属于满洲诸申中极为少见的能文能武的人才,尤其擅长理财和外交,之前联络朝鲜就是由他和劳萨在具体负责。

此时的英俄尔岱,正在统帅满洲镶白旗,并加上三个蒙古旗,以及汉军三个旗,总兵力近一万四千人,按照叶臣的命令,对奇山所的明军高有才部发动了全面进攻。

高有才所在的奇山所为一级的千户所,按照大明卫所编制,本应该有1120人,但是因为高有才空饷,实际兵员不足八百人。

本地地头蛇高有才,一直是在本地任职,从来没有离开过登莱,压根就没有见过清军是什么样的,更不清楚清军的实力到底如何,所以不知天高地厚的高有才才会信誓旦旦,想要给清军一个颜色瞧瞧。

只是当一群身穿铠甲并排骑马的清军,犹如一堵墙向奇山所城袭来的时候,高有才破防了,直接率领自己的亲兵60人逃离了奇山所城,然后一溜烟跑到海边,坐上提前准备好的小船,就开始往崆峒岛方向划去。

留在奇山所的明军士兵见领头的都跑掉了,哪里还有心情去守卫,直接向清军投降。

英俄尔岱一面派人向叶臣报捷,一面不等叶臣的军令,直接率领大军继续向东逼近宁海州城。

此时的宁海州最大的文官知州汪逢渊、最高的武官掌印都指挥使董国柱都已经身在城墙上,率领明军各部严阵以待。

英俄尔岱一面下令让沿途俘获的大明百姓打造云梯,一面派兵封锁了宁海州的东面和南面。

承平日久的宁海州,顿时面临着大战一触即发的局面。

(本章完)
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在排行榜中找更多同类型的小说返回首页
next
play
next
close
X
Top
关闭
手机客户端
APP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