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返回书页 我的书架

56書屋 ->历史·军事 ->日暮歌简介
听书 - 日暮歌
00:00 / 00:00

+

-

语速: 慢速 默认 快速
- 9 +
自动播放×

成熟大叔

温柔淑女

甜美少女

清亮青叔

呆萌萝莉

靓丽御姐
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全书进度
(共章)

第八十四章 噩耗入宫(二)

(快捷键:←)上一章      章节列表      下一章(快捷键:→)

分享到:
关闭

兵部的探子果然效率甚高,五日之后,俞振龙便从巨鹿归来,径直来到杨府,向杨嗣昌复命。【56书屋 www.56book.cc】

“本官交代的事,可都查清楚了?”杨嗣昌手中拿着一卷书正读,嘴上问着,也不抬眼看堂下的来人。

“查清楚了。”俞振龙低着头,恭敬答道,“卢督师……的确已经殉国了。”

听闻俞振龙这一句,杨嗣昌眉心蓦地一抽。确实死了不算,还不偏不倚的正是殉国,这兵部的探子到底是懂不懂我的意思?

“你们临走时,本官是如何吩咐的,你可还记得?”杨嗣昌心中不悦,但两眼仍只看着手中的书,脸上不见表情。

“小人记得。”俞振龙简短答道。

“既是记得,那卢督师究竟情况如何,你可真的查清楚了?”杨嗣昌说着,语气加重了些。

“回大人,卢督师在蒿水桥一战身先士卒,奋勇抗敌,最终寡不敌众,以身殉国,此事的确是千真万确的。”俞振龙站在堂下,敛着神色,既不抬头,也不退让。

“你……”杨嗣昌书卷啪的一丢,眉头渐渐聚起一团阴云。他直直看着俞振龙,压着心头火说道:“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?本官最后再问你一次,卢象升到底死没死,就算是死了,如何死的?”

“卢督师在蒿水桥一战身先士卒,奋勇抗敌,最终寡不敌众,炮尽矢穷,卢督师手刃数十敌兵后,身负四矢三刃,从马上跌下,以身殉国,此事千真万确,不容置疑,天道神明,无枉忠臣!”

俞振龙猛一抬头,瞪起眼睛,话音句句洪亮起来,那夺人心魄的气势竟慑得杨嗣昌也暗自心悸不已。他牙根一咬,稳下心绪,随即展开眉头,又挂上了一副不慌不忙的淡定神情。【必去阁 www.bequge.live】

“好。本官明白了。”杨嗣昌重新拾起书卷,缓缓说道,“你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……”他瞥了一眼对面梗着脖子的俞振龙,“来人,把此人带到刑部去,交代胡大人好生问他一问,兴许他才能想起点什么来。”

家丁得令,一拥上前,便要将俞振龙拖走,但谁知俞振龙身高体壮,几个家丁连拉带拽,竟都没能将他拉出房门。俞振龙面对着杨嗣昌,脸上丝毫不见畏惧,话甫一出口,嘴角竟挑起一丝轻蔑的冷笑:“杨大人说得不错,小人们查到的的确不止这些,杨大人怎不问问,本是三人同去,为何今日只有小人一人前来?”

“为何?”杨嗣昌很是不耐烦,只随口应了一句,但话音未落,却是脸色一变,“你们难道……”

“哼。”俞振龙大臂一挥,一下子甩开了试图挟持自己的家丁,“此时兵部的某位大人,应是将小人们查到的消息与卢督师的遗物,一同呈给皇上了吧!”

“什么!”杨嗣昌表情一僵,书卷一下子从手中滑落,还未等他多作反应,一家丁便匆匆跑进门来:

“大人,宫里来人了!”

“宫里来人了?!”杨嗣昌倒抽一口凉气,睁大眼睛,紧抓着椅子扶手,只见几个衣着华丽的太监前后走进房来,打头的太监清清嗓,尖声说道:

“皇上口谕,宣礼部尚书杨嗣昌入宫觐见。”

“微臣杨嗣昌,叩见皇上。”

“平身。”

从杨府到皇宫,这一路上杨嗣昌走得无比艰难。看那探子的神情,他们应是已查清楚了整件事情,至少他们一定是知道了,卢象升之死,背后有自己在推波助澜。虽然其中不乏高起潜的自作主张,但杨嗣昌明白,若皇上真要追责此事,自己再如何能言善辩,也是难以撇清干系。如何才能尽量避开责任,将事情都推在高起潜身上……就这样一路琢磨思量着,不知不觉间,他已跨入了武英殿大门,来到了暖阁之中。曾经赐予卢象升的那柄尚方宝剑,如今就横在皇上面前的桌案上,杨嗣昌看着宝剑,心中七上八下,惴惴不安,而待他偷偷瞄向崇祯时,却发现皇上若有所思的浅蹙着眉,那表情与其说是震怒,不如说是疑惑。

“皇上召臣前来,有何旨意?”杨嗣昌试探着问道。

“关于蒿水桥一战,朕刚刚收到兵部详细的战报。”崇祯开口说着,语气似乎平静如常,“关于卢卿一事,朕觉得颇有疑点。”

“哦?皇上此话怎讲?”

“据朕所知,在南下之前,卢卿麾下一直是有宣大军三万,为何战报称蒿水桥一役,卢卿一处只有战力五千?”崇祯说着,直看向杨嗣昌。

皇上是果真不明,还是有意反问?杨嗣昌听了崇祯的问话,心里一瞬之间转过了好几番心思。看那俞振龙笃定的样子,他们应是确实掌握了事件内情,并向兵部告发了自己才对,而看皇上发问时的神色,却又好像当真是心怀疑惑,向自己求解。难道是陈新甲帮自己隐去了战报中关键的内容……?陈新甲一向与我同心,如此想来也是不无可能,既然有此可能,那么无论如何,此时也不能抢在皇上挑明之前自乱阵脚。杨嗣昌暗中打算好,便一欠身,从容答道:

“回皇上,南下清军势众,高公公处战力短缺,卢大人曾借兵增援高公公,所以兵力配比有所变化,由于此番调兵乃一时应急,也并非紧急要事,便没惊动皇上。”

“高起潜领四万军队,如何还战力短缺?而卢象升一借,又如何将主力全都借了出去?”崇祯眉头愈紧,又追问道。

“这……高公公虽拥军四万,但怎奈敌方十万大军,实在不好应付。卢大人怕也是如此考虑,才多借了些兵应急。”杨嗣昌恭谨作答。

崇祯打量着低眉顺眼的杨嗣昌,眼睛一眯,心中疑惑仍是未解。“果真如此……?但卢象升遇敌之地,与高起潜所在鸡泽相距不足五十里,却为何不见有半个援军前来解围?”

“高公公已调兵去救,只是未能赶得及……”杨嗣昌顿了顿,接着说道,“卢大人当时兵力匮乏,本不应这样贸然进军,只是卢大人他一向固执己见,他人劝告皆难入耳,如今一朝失算,便再无法挽回,以致国家憾失栋梁,臣得知此事,也是叹息不已啊……”

“贸然进军……莫非是朕那两道手谕害了卢卿……”崇祯喃喃说道,眼色一暗。

“不不,臣并非此意。”杨嗣昌赶忙辩解道,“就算皇上下了手谕,卢大人也应首先调回兵马,善做准备,再图进军之事。许是卢大人过分倚赖援兵在侧,才如此草率罢……总之依微臣之见,此次战败实因卢大人审时度势不足,皇上切勿自责。”

“哦……?”崇祯闻言,低着眼睛,默默思忖了半日,忽然毫无预兆的挑起眼角,目光直刺向杨嗣昌。这突然的眼神令杨嗣昌登时心中一沉,本已安定的心思又开始慌乱起来——从那几句问话来看,皇上的确是不知内情的,可为何此时看向自己的眼神忽又这样锐利,难道是自己的一语不慎,倒让皇上起了疑心?杨嗣昌忙一句一句反思起自己的前言,一时间虽没寻到什么破绽,但顾虑着言多必失,却也不敢再多开口。君臣二人就这样两相沉默相峙着,直至热茶凉透,方砚墨干,那令杨嗣昌最为担心的场面,到底还是没有出现。只见崇祯张了张嘴,最终还是垂下了眼皮,轻轻挥了挥手。

“你且退下吧。”
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在排行榜中找更多同类型的小说返回首页
next
play
next
close
X
Top
关闭
手机客户端
APP下载